九州体育答:若当前课堂无法满足同学们的选课需求,请及时向开课单位反馈增开或扩容。正选期间教务处会每天将同学们的等待情况反馈给各开课单位,对缺口较多的课程教务处也会协调开课单位尽量增开扩容。
答:实验课程列表和其他模块重合的课程学分两边都算(以课程编码为准)。如信息技术模块某门课列入实验课程列表,学完后同时完成信息技术学分和实验课学分。
答:荣誉课程是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面向学业优良本科生设置的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型课程。该课程按不同学科门类划分为四类,学生应根据主修专业或辅修专业所属学科按类选课,作为主修选课所获学分可划归为本专业学科基础选修学分。
答:鉴于学分制管理下,同学们选课比较自由,存在部分学生无法选到心仪的课程和时间段,为实现课程资源优化配置,目前暂无中期退课机制。后续教务处会调研其他高校,若有新的选课退课机制,将会第一时间公布。
答:综合教务系统具备统计每位同学每个方案体系已获学分和总学分的功能。具体访问路径为:综合教务系统-学生专区-学籍管理-专业修读情况。
7.选课是否有不能连续两个学期选课学分少于12学分下限这一要求,还是没有下限?
答:根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生学分制管理办法》第二章第十五条:除毕业学年外,学生不得连续两学期每学期选修学分低于 12 学分。
(2)选课过程中有关专业、课程等学习问题,可以向所在学院和开课学院(部)咨询;有关课程增开扩容问题,可联系教务处或开课学院,教务处会与相关学院积极沟通协商,尽可能争取扩容以满足选课需求。
答:校历第16周(2022年12月19日—12月23日)安排结课周随堂考试,校历第17-18周(2022年12月26日至2023年1月6日)全校停课考试。
答: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采取线上考试方式进行,任课教师将根据课程特点及实际教学情况,选择开卷、闭卷或论文等方式进行考核。
答:原定于12月10日举行的北京地区2022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笔试)延期举行,延期考试时间及实施细则根据教育部教育考试院部署另行安排。
答:学生报名时间为:12月5日8:00-12月9日20:00,听力自修辅导讲座时间:12月8日15:20-16:20,考试时间为:12月17日(具体请关注后续通知)。
答:原专业所修非通识通修课且不属转入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可以转入辅修或计划外课程处理,通识通修课程不得作计划外课程处理。
2.转专业前部分课程通过计划外修读,现已转入新专业,想将这部分计划外课程转入主修,请问该如何操作?
答:教务处网站将会在下学期初发布面向转专业学生的课程性质变更的通知,到时可填写申请表进行调整,请关注教务处网站通知。
答:转到法学专业后,毕业审核需按照法学专业培养方案进行,需要完成大学英语自主听力。
答:非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审核要求为大学英语课程平均积点EN达到2.00,或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5.请问2019级毕业审核是否只审到课程组一列,比如专业修读情况里选修通识课程模块总学分已满足,但文学与写作子模块显示差一分,是否满足审核要求?
答:2019级培养方案中,通识课程、通修课程按照一级课组学分完成情况进行审核,选修通识课程模块总学分修够即可。
6.因疫情原因四六级考试多次取消或延期,请问2024届推免工作英语能力如何考核呢?
答:经学校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决定,因2020级本科生四六级考试受疫情影响多次取消或延迟,2024届推免生选拔工作中英语能力允许使用雅思托福成绩进行审核,审核标准以推免相关具体通知为准。
答:根据教育部规定,任何成绩均会如实显示在成绩单上,不可删除不可修改;同学们在打印成绩单时可根据自己需要选择打印对应的成绩单即可。
答:不同情况休学所需材料可先咨询学院教秘老师,准备好材料后递交至教务处,考试周开始之后将不再办理休学申请。
答:研究生本学期剩余课程继续采用线上授课的方式,结课周为校历第16周(2022年12月19日—12月23日)。
答:研究生下学期课程正选安排在本学期期末,补退选安排在下学期期初。2022秋季学期通过选拔的推免生可提前选修研究生层次课程,选课时间为下学期期初,具体时间将另行通知。
答:受近期北京市疫情影响,经学校研究决定研究生期末考试将采取线上方式进行。开卷、口试等校历第16、17周(2022年12月19日—12月30日)考试安排请同学们密切关注任课教师的有关要求,及时查阅课堂微信群内发布的相关通知。研究生院将统一安排校历第18周考试(2023年1月3日-6日),具体考试时间安排请关注后续通知,留意培养办网站发布的考试相关信息。网站链接:
答:北京地区2022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笔试)延期举行。延期考试日期和安排另行通知,仍不能参加的,可以提出退费申请,申请方式可关注学校和学院的后续通知。
答:根据教育部安排,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2年12月24至26日举行。
答:申请于2023下半年答辩的博士生、申请于2023上半年答辩的硕士生,应于本学期完成开题并提交开题报告;申请于2023下半年答辩的硕士生,如学院要求开题至答辩间隔1年,也应于本次完成开题并提交开题报告。具体时间和开题方式由学院组织安排,如有问题可咨询所在学院的教务老师,也可查看研究生院通知:
答:博士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等培养环节,通过博士学位论文开题评审,完成学位论文写作,论文字数达到9万字以上,经导师审阅同意,即可参加预答辩。本学期通过预答辩的博士生,最早可于2023上半年申请答辩。预答辩具体时间和答辩方式由学院安排,如有问题可咨询所在学院的教务老师,也可查看研究生院通知:
答:通过答辩和分委会审议的同学,均应于12月10日前登录“研究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完成学位信息采集。同等学力人员除填报“研究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外,还应完成“全国同等学力申硕管理平台”相关信息的填报。学位信息将最终上报至教育部,作为学位授予国家备案的依据,请务必认真如实填写。详细操作说明可查看研究生院通知:
答:统招博士、硕士学位证书一般于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召开后3到5天内发放,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证书将于下学期初发放。研究生院将把证书统一发放至学院,由学院组织发放至个人,如有问题可咨询所在学院的教务老师。留学生学位证书由国际学院制作、发放。
答:研究生在籍(在读)证明、成绩单自助打印机已在各教学楼一层配置,目前博学楼设备待维修,请到诚信楼、宁远楼、求索楼一层大厅打印,校外同学可以凭个人信息委托校内同学代打印(无需e卡)。自助打印服务终端出具的成绩单、证明均已加盖研究生院培养办电子章,无需再加盖公章。如确有需要另行加盖公章的,请将具体情况发至
答:目前校外拍照公司尚未恢复正常营业,暂未进行毕业证照采集的2023届毕业研究生,下学期初仍可补拍,请关注后续通知。
答:目前2022年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结项通知已发布,结项材料只需提供电子版,请同学们根据通知要求将电子版发送至培养办邮箱(.cn) 。2023年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将根据国家留学基金委文件精神及时发布通知,有意向出国的同学可提前准备国外高校邀请信等相关材料,预计正式申报于2023年3月进行。
答:2022年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资助公示已发布,2022年第二批研究生学术发表奖励审核结束后会全校公示,同学们若有疑问或异议,可发送邮件至培养办邮箱(.cn)进行询问或反馈。2023年研究生学术会议资助、学术发表奖励工作正常进行,请同学们关注相关通知。
答:可通过微信或班级微信群,联系所在学院的教务老师代为咨询。也可通过邮件联系研究生院各科室咨询问题,提出业务办理诉求。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